长春维鸿东光电子器材有限公司
您的位置:网站首页 > 新闻中心 > 正文

新兴市场成为资金撤离的“重灾区”,国际对中国有信心

作者:大海 来源: 日期:2013-11-21 8:50:19 人气: 标签:
近期的国际金融市场波诡云谲,新一轮全球资本转移大潮暗流涌动。在美联储退出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(QE3)预期作用下,全球外汇的格局变化了许多,一些新兴市场已然成为资金撤离的“重灾区”。中国方面的情况是,外部风险增多,开放步伐又在加快,中国经济面临挑战加大。尽管形势十分严峻,但是国际观察家依然相信,由于中国经济内外平衡度高、外汇储备充足并且政策空间大,中国经济航船将可平安度过此轮激浪险滩。

  市场动荡反映外部风险,但更多暴露的是自身问题。分析人士认为,尽管在全球流动性减少的预期下,投资者会将部分资金撤离新兴市场,但内外赤字较高以及高度依赖原材料出口的新兴经济体受冲击更大。一位股票基金经理表示,美国推出量化宽松政策时,发达国家正处于危机中。目前,美国经济复苏趋势渐稳,美联储开始考虑收紧货币政策,意味着美国投资回报率将会升高,诱发资金从新兴市场撤回。

  不过,从更加深层次来讲,一些新兴市场国家外部贸易逆差较高、内部财政状况较差是导致外资撤回的根本原因。一位研究人员说,投资者的立足点是追逐投资回报,新兴市场国家各有不同,最终要看各经济体的质量。如果一国经常项目逆差大,又无足够外汇储备和良好财政,投资者就会先从这个国家撤资。他还认为,一些新兴市场依赖原材料出口,而全球总体需求还不够强劲,原材料价格仍处低位,出口国家收入下降,加剧经常项目赤字扩大。另外,面临外资大量撤出,一些国家央行慌乱应对,反而使问题加重。

  相比其他新兴国家出现的货币贬值、股市大跌,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保持平稳,中国股市也表现稳定。在国际观察家眼中,这得益于中国贸易和内部财政都相对平衡、经济增长稳定、经济抗冲击能力强。投资者认为经济质量低的国家面对外部风险表现出脆弱性,与之相反,中国经常项目平衡,内部财政稳健,并深刻吸取了上世纪90年代亚洲金融动荡教训,建立了坚固的金融防火墙。

  中国有超过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和20%的存款准备金率锁定的基础货币,让央行可以在美元汇率上升和国际资本外流的情况下,通过干预外汇市场以稳定人民币汇率及预期,或降低存准以稳定国内流动性。另外,目前中国通胀水平较低,对于热钱的依赖度不高。

  有专家建议,中国应继续推进经济结构转型,扩大内需,这样受外来投资的影响会更小,使外部脆弱性降至更低。

读完这篇文章后,您心情如何?
0
0
0
0
0
0
0
0
本文网址:
技术支持:FXTCopyright @ 长春维鸿东光电子器材有限公司